7、
黄河上的羊皮筏子(13分)
黄河滚滚。
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,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。那是什么,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?从岸上远远望去,那么小,那么轻,浮在水面上,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,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。
再定睛一瞧,啊,那上面还有人哩!不止一个,还有一个……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,一共六个人!这六个人,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。
这就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!羊皮筏子,过去是听说过的。但是在亲眼看到它之前,想象里的形象总好像是风平浪静时的小艇,绝没有想到是乘风破浪的轻骑。
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,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,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。
我不禁提心吊胆,而那艄公却很沉着。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,小心地注视着水势,大胆地破浪前行。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,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,那从容的神情,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。
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,第一次尝试,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。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,紧贴着脚的就是波浪滔滔的黄河水,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,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。不过,他们说多坐坐羊皮筏子,可以锻炼意志、毅力和细心。
羊皮筏子上的艄公,更值得敬仰和赞颂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,面对着险恶的风浪,身系着乘客的安全,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。他凭着勇敢和智慧,镇静和机敏,战胜了惊涛骇浪,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,成为黄河的主人。
1.从文中找出三对意思相反的词语。
( )——( ) ( )——( ) ( )——( )
2.在文中用“____”画出艄公驾驶羊皮筏子的句子。
3.短文题目叫《黄河上的羊皮筏子》,但作者实际是想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,这种写作手法叫______________;短文特别强调黄河风浪的险恶,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,这种写作手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4.在黄河上坐羊皮筏子需要具备什么?能得到什么锻炼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5.艄公为什么会成为“黄河的主人”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